新华社郑州2月6日电(记者刘怀丕)正月初二一大早,北京人高晓丽带着9岁的儿子刘家瑞来到了郑州博物馆,看看剪纸,拓印木板年画。听说馆里刚好演出原创文物故事舞台剧,高晓丽在手机上预约了两张票。“郑州博物馆是今年春节出游第一站,馆里春节文化活动多又好,儿子学到了不少知识。”她说。
喜庆的条幅、大红的灯笼、冬日的鲜花,郑州博物馆被装点得年味十足。走进郑州博物馆,迎面看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连德林正在做猪生肖剪纸,旁边是猪生肖拓画,有家长带着孩子试印。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介绍,郑州博物馆推出了剪纸、拓画、原创舞台剧、猜谜等活动,让参观者体验传统年味的快乐。
猪年春节,郑州市为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在郑州博物馆、郑州绿博园等地组织了中原民风民俗系列活动。郑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,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春节传统文化大餐,让更多老百姓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建立更强的文化自信。
打春牛、玩社火、学绝活、捏花馍、烙葫芦、刺洛绣……初二的天气有些阴冷,郑州绿博园举办的“赞赞新时代,共铸中国梦”2019中国(郑州)春节优秀传统文化盛典活动热闹非凡。郑州绿博园通过饮食、服饰、礼仪、信仰、节令、集会等文化符号体现中原传统民俗民风,设定“展、演、游、赏、学、逛、品”等不同形式的参与环节,让老百姓过一个“有看、有玩、有逛、有吃”的传统中国年。
走进郑州绿博园洛绣展示区,洛绣传承人高彩霞正在教游客缝制香包。拿起一块布,放上棉花和药材,穿针引线,一个香包就缝制好了。不少游客缝制后,惊喜不已。“洛绣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,缝制的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,每一件绣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高彩霞说。
在郑州绿博园美食街,许昌老家豆腐、济源鸡蛋不翻、洛阳不翻汤、商丘啥汤、鹤壁石子馍、安阳扁粉菜等河南十八地市的特色美食齐聚,从原料到成品,现做现销。旁边不远,锣鼓喧天,来自鹤壁的高跷队正在表演,引起观众叫好声不断。
“看到了民间绝活,吃到了家乡美食,感觉传统文化魅力无限,这样的春节年味十足。”观众李鹏举说。
马杜罗说将保持委美经贸关系 要求反对派与政府对话2018年04月25日
24条稳消费、扩消费政策“大礼包”传递哪些信号?2010年04月15日
独家解盘:午后关注收复2600的有效性2015年09月04日
“开放银行”升温暗存数据安全隐忧2017年08月17日
英伟达副总裁:医疗领域是最得益于人工智能的行业之一2012年02月08日
美国发布《导弹防御评估》报告 重点关注空中拦截核弹头2015年09月14日
美政府雇员生活窘迫 亿万富豪部长不理解:贷款啊2012年12月08日
课外培训由“线下”转场“线上” 市场监管程度不高2015年05月18日
央行大消息!国际评级巨头标普来中国了2015年07月24日
媒体:证明“法人代表不是我”应有相应解决办法2011年11月21日
Copyright 2018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